上海莱士股票是什么
上海莱士股票是上海莱士血液制品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的股票,该股票属于深交所主板A股的证券类别,股票代码为002252,以血液制品的生产和销售、整体规模优势等内容作为核心题材。
上海莱士血液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于2008年在深交所中小板挂牌上市,是亚洲知名的血液制品企业,其主要产品包括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等项目。
上海莱士这只股票可以追涨吗
从技术面来看,继续为上涨形态,趋势没有打破。
1、十月价格有望在40--46波动,不排除到50附近的可能性。上破46,回调一些可轻仓跟进2、先观望,若能回到41附近一线,可以轻仓进入,止损40元一线即可。下破40,需要不断观望,等大级别的回调才可操作
个人观点,谨供参考,不作为投资操作重要依据,风险自负!!!
希望对朋友您有帮助.
如对您有用,请【采纳一下下啦】,给个【赞同】表示鼓励啦!!!么么哒..谢谢
相关内容扩展阅读:
上海莱士背后的男人们:个个都长袖善舞
迎接拟343亿元收购外资GDS重大利好的,是连续十个跌停;相较于巅峰时期的逾1200亿元,上千亿市值已然灰飞烟灭。
个中缘由,还要从站在这家上市公司背后的男人们说起。
两位实控人
郑跃文,1962年1月出生,现任科瑞集团董事长,并任科瑞天诚董事局主席、上海莱士董事。
Kieu Hoang(黄凯),1944年7月出生,美国国籍,现任莱士中国有限公司董事。
自2008年上海莱士上市至今,公司控股股东从未发生过变更。而对于上述两个实控人,要说到真正的创始人,却是这位美籍越裔——黄凯。
早年在雅培(Abbott Laboratories)的相关血制品的工作经验,为黄凯以后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上世纪80年代,黄凯决定创建自己的血浆公司——稀有抗体抗原供应公司,并开始收购血浆中心。到1985年,他已经在美国各地拥有11个血浆中心。
资本的不断积累,黄凯开始了国际扩张。
1987年,受污染的蛤蜊致使中国甲肝疫情爆发。借此机会黄凯进入了中国,那时,外国公司不得持有中国公司50%的股份,于是黄凯在1987年与上海血液中心展开合作。后来,在1992年,黄凯准备创办上海莱士便引入了郑跃文的科瑞天诚。
经过几年的不断壮大,2008年上海莱士在深证交易所上市。
黄凯拥有血制品产业的先进技术,而另一位实控人郑跃文,乃是混迹在资本市场老手,也是上海莱士千亿市值缔造者。
相关人员透露,虽然表面上科瑞天诚与莱士中国股权上几乎势均力敌,然而掌握上市公司命运的却是郑跃文。
郑跃文在2013年引入了市值管理团队.
千亿市值的背后推手
“老板找了专门的团队做市值管理,从100亿的市值确实做到了1000多亿。”这是上海莱士内部员工的一句话。
而这些背后的推手,有三个不得不提的人——吴旭、林明樟、曾令山。
林明樟、曾令山于2012年12月入股科瑞集团,成为第二、三大股东(5个月后上海莱士便开始上演一些列并购)。
从工商信息进一步查证,林明樟、曾令山与吴旭三人关系密切,联合控制了多家企业。
根据天眼查信息,林明樟在海南新温泉宾馆有限公司出任监事,而该公司对外投资了一家名为“海口新温泉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的企业,该企业的法人代表又是曾令山。再看海南新温泉宾馆的上层股东,分别是海南旭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海南吴氏物业发展有限公司,而吴旭时为海南旭龙集团的董事长及法人代表。
在林、曾二人出现后,吴旭也空降“科瑞系”,并替代了郑跃文的管理层角色,成为了科瑞天诚法人代表兼董事长。
而说到这位“吴旭”,也是位有故事的人。
2000-2005年的A股市场,思达高科(现名“智度股份”)颇引人注目,此股先是在2000年4月快速从3元/股拉起至17元/股,后又在高位“横盘”了近5年之久,然后突然于2005年6月30日暴跌回3元/股,引发市场一片哗然。
据当年媒体报道,吴旭被认为是这只股票当时的幕后运作者,除了思达高科之外,其操盘还包括佛山兴华(000658)、四环生物(000518)、九江化纤(000650)等。吴旭甚至曾经还一度控制了富成证券、泰阳证券等金融机构。
此后,吴旭因大熊市而隐退,在2012年年末再次踏入A股资本市场。
缔造千亿“莱士”
郑跃文为其搭台,吴旭唱戏,可以说“甚是精彩”。
上海莱士在登陆资本市场后的前5年,可谓“波澜不惊”,市值从2008年的48亿元爬升到2012年底的61亿元,这样的表现并不惊艳。
吴旭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
2013年7月,上海莱士发起了对邦和药业的收购。
邦和药业的体量相当于上海莱士的1/3左右。无疑,收购邦和药业对上海莱士的市场占有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吴旭采用过桥收购的方式,先利用科瑞天诚用现金从标的控股股东(傅建平与肖湘阳)受让其持有的邦和药业31.17%的股权。接着,引入第三方——新疆华建,使其用现金从邦和的小股东处受让31.83%的股份。前两步交易完成后,邦和药业的股东结构从原来的“1大N小”(傅建平46.53%、肖湘阳21.64%、九鼎等其他小股东31.83%),变成了科瑞天诚、新疆华建、傅建平三人几乎并列的格局(各占31%左右)。最后,上海莱士以发行股份购买100%的邦和药业股份,将邦和药业“注入”上市公司。
采取过桥收购是因为当时上市公司账上现金不足,若采用大比例增发,无法满足邦和药业众多小股东们的套现诉求,而且势必对大股东科瑞天诚的股权造成稀释。
2013年12月,上海莱士股价在重组利好的刺激下,节节高升,冲上了7.8元/股(前复权)的 历史 性高位,较年初的1.9元/股的价格翻了4倍,市值也一举从2013年初的80亿元爬升到了200亿元的水平.
完成收购后,没等过几个月,吴旭又开始筹划吞并同路生物。而这一次,吴旭以上海莱士拟并购标的同路生物法人代表的身份浮出水面。
此次收购,上海莱士不再像上次那么拮据,之前收购的成功使上市公司的股票大涨,上海莱士的股东在股价高点进行质押套现,然后再投入到A股“血王”的制造中去。
2014年12月初,同路生物交易获得了证监会的批准,12月20日,双方完成了交割。上海莱士的股价在并购同路生物的利好刺激下再次发动,从2014年初的7元/股(前复权)左右的价格翻倍涨至年末的14元/股。这意味着其市值较完成邦和药业交易时又翻了一倍,达到400亿元。
血制品企业的稀缺性和产品的刚需属性,不断推高重组中的上海莱士的市值。
即使面对之后的2015年股灾,上海莱士的股价也依旧坚挺。
大致计算一下,上海莱士从2012年12月的60多亿市值,暴增到2015年5月高峰时的1200亿,暴增逾15倍。
吴旭与郑跃武
郑跃文有一个弟弟——郑跃武,网上对于其相关资料少之甚少,不过却在富春环保这只票上多次出现,当然,股神上海莱士也在其中。
此次投资富春环保虽然是高位接盘,然而吴旭团队上演了一场操盘大戏。
2015年6月,正值大盘走高见顶之前,上市公司与郑跃武从二级市场入手富春环保,高位接盘。对于当时的股灾,任何人都无力回天,能做的也就是如何降低损失。
3个月后,吴旭等人预测大盘见底,于是再次出手富春环保,入手2000万股股票,将富春环保股票的平均成本大幅拉低,之后便在每次股价阶段性上涨时卖出。神奇的是,每次交易的点都卡的这么准,都是高位出货。这里或许就能联想到吴旭等人的团队的操作。最终郑跃武也在2017年初股价处于高位的时候出逃。自此之后富春环保的股价一蹶不振,从2017年跌到现在。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3月4日,郑跃武突然入手300股上海莱士的股票,第二天,郑跃武又出售的这些股票。至于其中到底有什么故事,我们无从得知。
不过确定的是,4月份,上海莱士发布了重组的利好消息,从这个瞬间结束的内幕交易来看,或许郑跃武有一个不省心的弟弟吧。
怨谁?
无疑,主政的吴旭等人对上海莱士前期的市值管理堪称教科书级别,炒股的收益也确实拉动了公司业绩,不过这些来的太容易的利益,也造就了今天“跌跌不休”的恶果。
对标仅有180亿市值的天坛生物,2017年上海莱士血制品营收19.15亿,而天坛生物血制品营收15.13亿,这个曾超千亿市值的上海莱士的主营营收,在比较之下少的可怜,这也说明曾经辉煌的千亿市值,也只是虚的。
将重心放到炒股,忽略主业。
毫无疑问,股票玩的这么溜的推手们,也是将上市公司推向危机的手。
002252上海莱士,是否割肉出局算了,请指教
您好:002252上海莱士,跌得我心慌,是否割肉出局算了,请指教。这个股还会有后劲吗?我听说该股有医疗概念,就买了,但没把握好买点,2月12日28.5元买的,前几天都在跌,请问我该怎么办,后市还该持有吗? 还会有机会解套吗?谢谢了,您看后市是向上还是向下?
买了就一直套着,现在的局势处于震荡,大盘这段时间指数都出了新高,可却不见这个股涨.现在27附近了我目前的分析也是看空...汗~`
问题补充:请问这股到底还值得住这吗?高分请高手赐教,有高分送上
浅析中小股民盈利的几个技巧 上海莱士中小股民
关键词 中小股民 投资技巧
从事股票交易现在已成人们比较普遍的理财方式,现在经济发展了,许多家庭都有10万、20万的闲置存款,这些钱如果放在银行里,增值率实在太低,但投资别的领域普通百姓又没有时间、门路和精力,投资股市,已经成为平民百姓闲置资金增值的一个最好途径,经济头脑的人,绝不会让资金闲置在银行里。
但股票市场风险也很大,许多人因为不懂股票和时间精力限制,总是赔多赚少。有的人不会选股,看不出哪种股好,人云亦云,跟风炒股,赔了也不知道原因;有的没时间看盘,买支股票涨了没时间出,结果跌了还赔进去了;有的心态不好,自己的股不涨,看别的股涨,自己就受不了,该抛出这个追那个股,原来的股又涨了,进的股又跌了,总是踏错节奏,追来割去,最后损失巨大;有的熊市不知止损,被套70%;有的牛市不敢持有,涨100%的股票,赔10%就抛了,因此如何做好自己的投资,笔者认为为了取得好的投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遵守自己的交易纪律
行为金融学认为市场是非有效或不完全有效的,由于投资者受经验法则的谬误和情绪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做出非理性的投资,要克服这个行为带来的损失,就必须要有一套自己的操作纪律,避免情绪交易。
1.找到自己操作理念的进场点,每个投资者的投资策略有所不同,可以从公司的盈利水平,发展潜力,当时的经济状况等分析,通过技术分析找出个股的买卖点。
2.找出所持有的个股的出场点,出场点比进场点更重要,只有找好了出场点才能实现投资的期望,通过分析,一旦符合离场条件,要立刻离场,绝不犹豫。
3.只做能力范围内的交易,当市场不符合自己操作理念时要懂得休息,切勿做自己纪律之外的交易。
二、实现证券投资净效用最大化
(一)正确评估股票的投资价值
投资者之所以对股票进行投资,是因为股票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股票的投资价值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影响股票投资价值的因素很多,受宏观经济,行业形势和公司经营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投资者在决定某种股票之前,首先认真评估股票的投资价值。只有当股票处于投资价值区域时,投资证券才有利可图;股票投资分析正是对可能影响股票投资价值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来判断这些因素及其变化可能会对股票投资价值的各种影响,所以它有利于投资者正确评估股票的投资价值。
(二)减少非理性交易
中小投资者的股票应执行几种能帮助控制认识错误和心理障碍的安全措施。控制这些心理障碍的关键方法是所有类型的投资者都要实施一种严格的交易策略——“购买并持有”策略,中国股票市场不仅波动幅度大,而且波动的频率也相当高。股市的剧烈波动导致了投资者的过度交易与市场投机心理,而市场浓烈的投机氛围则反过来会推进股价波动幅度与频率。所以要减少噪音交易,同时避免羊群效应。
(三)价值发现型投资理念
价值投资发现型投资理念是一种风险相对分散的市场投资理念这种投资理念的前提是市场价值是潜在和客观的,主要有三方面;其一价值发现是一种投资于市场价值被低估的投资品的过程,在投资品价值未达到被高估的阀值时,投资获利的机会总是大于风险;其二,由于某些投资品市场价值是直接或间接与其所在的行业成长、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相联系的,在行业发展及国民经济增长没有出现停滞之前,投资品的价值还会不断增值,在这种增值过程中又相应地分享着国民经济增长的益处;其三,对于某类具有价值发现投资理念的投资品,随着投资过程的进行,往往还有一个价值再发现的市场过程,这个过程也许还会将这类投资品的市场价值推到一个相当高的价值平台,在我国目前经济高度发展,其行业发展潜力大,挖掘优质的公司,能提高投资的净效用。
三、顺应趋势
水总是往低处流”因为那是阻力最小的方向,顺应着这趋势,水才能流到汪洋大海,股票市场也是一样,顺应趋势,也是股民在股票市场上成功的关键。例如:移动平均线能揭示股价波动方向,即上升趋势或下降趋势,并且具有助涨助跌的作用,顺应趋势从移动平均线上看很明显的作用,并且利用移动平均线“黄金交叉”与移动平均线的“死交叉”做为买卖点,对股民的操作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如图1所示)。
(一)在上证指数日K线中,当移动平均线的5日均线与60日均线形成“黄金交叉”时,我们开始考虑做多股票,这时候的市场往往是在看多行情中,顺应着这一趋势,可以开始寻找个股移动平均线中的5日均线与60日均线形成黄金交叉的绩优蓝筹股,这就排除了很多个股,减少挑选个股的时间。
(二)在上证指数日K线中,当移动平均线的5日均线与60日均线形成死交叉时,往往是意味着后市将会下跌,此时如果空仓观望,将避免被长期深深套牢的风险。
从几个简单的数据看下以上方法的作用,大盘在2008年01月21,5日均线与60日均线形成死交叉,后市跌倒了1975点才形成黄金交叉,大盘整整跌了3093点,如果此时空仓,将会避免了极大损失,2009年1月15号,从1900点形成黄金交叉到2009年8月17号的2990点,如果当时开始做多,将会获利颇丰。从去年4月28号的2933点的“死交叉”开始空仓,到现在,相信同样可以避免了很大的损失。
四、良好的仓位管理
不少散户之所以失败,很关键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将行情分析当做全部,只要分析对了行情就可以决定胜负了,其实行情分析只是成功的一部分,真正决定胜负的往往是仓位管理,这也是大众的盲点所在,在股票市场上60%是靠心理,30%是行情分析,最后10%就是仓位管理,三者缺一不可,市场不会总是顺着我们的想法去运动的,良好的仓位管理,合理利用移动平均线也能做到很好的仓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