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期应收款(长期应收款该怎么处理?)

2024-03-25 236 0

关于长期应收款

两家单位签订合同,提货时首付40000元,然后三年的每一年末付30000元。最后一次付清增值税款时,再由销货方开具增值税票。请问会计处理如何做?如果是首付时就开票的我会做,可这个想不通。

首次付款:
借:预付 4万
贷:银存 4万

三年后付款
借:预付 3万
贷:银存 3万

三年后验收:
借:材料 7万/1.17
贷:应付帐款 7万/1.17

三年后按发票归垫:
借:应付账款 7万/1.17
应交税金 (7万/1.17)*0.17
贷:预付7万

长期应收款该怎么处理?

长期应收款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步骤。

首先,确认长期应收款。当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并采用分期收款方式时,应确认为长期应收款。这通常涉及到合同约定的收款期限超过一年的款项。此外,如果企业对外提供贷款,且贷款期限较长,也应将其确认为长期应收款。

其次,计量长期应收款。计量长期应收款时,应以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基础进行计量。现值是指未来某一时点上的现金折现到现在的价值。在计算现值时,应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等因素。通常情况下,长期应收款的现值应等于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未来现金流量总额。

接下来,记录长期应收款。在会计记录中,长期应收款应作为资产类科目进行核算。当企业确认一笔长期应收款时,应借记“长期应收款”科目,贷记相关的收入或资产科目。随后,每期收到款项时,应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长期应收款”科目。

最后,报告长期应收款。在财务报表中,长期应收款应列示在资产负债表的非流动资产部分。同时,企业还应在附注中披露与长期应收款相关的重要信息,如账龄、坏账准备计提情况等。这些信息有助于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的长期应收款状况及风险情况。

举个例子,某企业向客户提供了一项为期五年的技术服务,合同约定每年收取一定的款项。因此,企业应将该笔款项确认为长期应收款,并在未来五年内逐年确认收入。在财务报表中,该笔长期应收款应列示在资产负债表的非流动资产部分,并在附注中披露相关信息。

总之,处理长期应收款需要遵循一定的会计准则和原则,确保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准确性和合规性。同时,企业还需关注长期应收款的风险管理,建立健全的坏账准备制度,以降低潜在的风险损失。

相关内容扩展阅读:

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为什么不影响应收账款期末账面价值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发生坏账损失时借坏账贷应收,借贷双方相同金额减少,所以当然不影响应收账款账面价值。

坏账准备是应收账款的备抵科目,相当于内部变动,不影响账面价值的。企业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计提的,是备抵账户。企业对坏账损失的核算,采用备抵法。在备抵法下,企业每期末要估计坏账损失,设置“坏账准备”账户。

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为什么不影响应收账款期末账面价值

扩展资料:

应收账款的收账策略是确保应收账款返回的有效措施,当客户违反信用时,企业就应采取有力措施催收账款,如这些措施都无效,则可诉诸法院,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但是,轻易不要采用法律手段,否则将失去该客户。

首先,应收账款是指因销售活动或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不包括应收职工欠款、应收债务人的利息等其他应收款;其次,应收账款是指流动资产性质债权,不包括长期的债权,如购买长期债券等;第三,应收账款是指本公司应收客户的款项,不包括本公司付出的各类存出保证金,如投标保证金和租入包装物等保证金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收账款

长期应收账款,是经营性资产,还是金融性资产?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包括一年内到期的待摊费用,长期应收账款,持有至到期投资等等)一直被看做是金融性资产,但是长期应收账款,我认为是经营性资产,为什么在即将到期的时候却被划定是金融性资产了呢?

谢谢

  1. 这个不能一概而论,看评估的公司是做什么的,这笔款项实质的性质。

  2. 比如说公司主营业务就有融资租赁这种销售方式,那么长期应收款项应该是经营性的资产。

  3. 如果判断,融资租赁等业务产生的长期应收款项,和公司的主营业务无关系,那么就应该分出来,定义成金融资产也好,非经营资产也好。

  4. 实际上,分经营资产、非经营资产,或者说你所说的金融资产,其目的是什么要清楚。就是对这些资产类型估值的时候。

  5. 不同的资产类别,其风险特点不一致,那么采用的估值方式或者用现金折现法估值的时候所用的折现率是不一样的。因此要对企业的资产进行分组。

  6. 干巴巴地定义长期应收款是什么类型的资产,是没有意义的,要考虑分类的目的是什么。

长期应付款。主要包括( )。

长期应付款。主要包括( )。

A. 应付股利和应付融资租赁款

B. 应付补偿贸易引进设备款和应付融资租赁款

C. 应付股利和预收账款

D. 应付福利费和应付补偿贸易引进设备款

A

相关文章

华设集团董事刘鹏因短线交易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苏宁与万达就50.4亿元股份回购款纠纷各持己见
LPR迎来年内第三次下调,降幅创年内新高
30家银行警示:信贷资金违规入市将提前收回贷款
人民银行发布前三季度金融数据,信贷结构优化
监管机构严打违规减持行为 维护资本市场公平

发布评论